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三年狠砸8000万转型新能源恒泰郑永杰:“心态归零”才有新出路

来源:hth娱乐    发布时间:2025-04-22 08:52:29 返回列表

  30年过去了,在经历几次转型后,如今恒泰不仅是区域直营汽修连锁,同时深度布局新能源赛道已超三年时间。

  宏观战略层面,在汽车后市场普遍性做减法的背景下,恒泰选择继续做加法,核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叠加新能源业务,二是售后连锁门店增项。

  细分下来,目前恒泰的业务划分为四个板块:一是新能源销售业务,二是新能源授权售后业务,三是售后汽修连锁,四是售后门店新车销售业务。

  据恒泰创始人郑永杰介绍,2024年集团总体产值达到10个亿,对比来看,在转型新能源业务前,恒泰年产值稳定在4个多亿的水平。

  在已经实现阶段性突破的情况下,郑永杰回顾过去30年的发展历史和期间的多次转型经历,最大的感悟之一就是学会“心态归零”。

  “这个行业变化太快,你只有心态归零才能从零开始有效学习,用原有行业经验去做一个新行业,最终肯定难以成功。当然,这一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发展重叠期,很多行业人士不仅当下步履艰难,对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

  时间回到2021年,当年9月,郑永杰启动新能源项目,着手筹备团队;一个月后,新能源项目就正式运行。

  “事实上,我们从始至终在关注新能源的走势,直到2021年年中,新能源销量突然爆发,让我们产生了紧迫感。”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6月,新能源销量单月首次突破20万,同比增幅超过200%;此后,新能源保持增长势头,到2024年7月,单月渗透率首次超过50%,预计2025年全年渗透率超过燃油车。

  此前,恒泰以西安为中心建立了几十家直营汽修门店,在区域内颇具规模,在郑永杰看来,新能源车全方面爆发,完全颠覆了动力系统,如果不快速转型,几年后原有的燃油车维修业态肯定会遭受下滑。

  据透露,从2021年至今,不到四年时间,恒泰在新能源项目上的投入在8000万左右,涉及到授权、场地、装修、团队等多个层面。

  “严格来说,这不叫转型,更多的是新增一个赛道,当然,这个赛道的特点是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但只要掌握了行业属性,就能相对降低风险。”

  在郑永杰看来,转型新能源存在三个核心因素:一是选对品牌,二是资金实力,三是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企业管理和人才建设。

  相比于上述几个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主观层面的思维转型,因为新能源车的销售和售后对比传统燃油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运营逻辑。

  以新车销售为例,“以前燃油车销售只注重结果,车卖出去就行;但是新势力的销售,是以过程为导向,很注重过程中的体验,包括线索收集、试乘试驾、交车流程等等。”

  不仅如此,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影响下,如今车型迭代速度很快,以前一辆爆款车型可以卖三年,现在一年就需要2-3辆爆款车型,这也就决定了恒泰必须快速跟上车企的节奏,同时高度配合,才能抓紧新能源风口。

  在新能源授权售后业务上,目前车企的技术培养和训练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再加上恒泰不断组织内部培训,三电维修技术的难度并不大,最大的痛点还是在于服务流程和体验。

  众所周知,造车新势力对售后客户满意程度的要求非常高,设置了众多考核指标,辅以督查评价体系,对于独立售后企业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恒泰主要从两方面迎接这一挑战,一是直接从4S体系中招聘员工,发挥他们的已有经验;二是原有的售后连锁服务标准相比来说较高,促使恒泰的适应性很强。

  总的来说,从新车销售到售后服务的所有的环节,新能源车企打造了一个闭环体系,让客户在体系中感受到完善的服务体验。

  基于多次转型经验和已有基础能力,回头来看,郑永杰并不觉得恒泰在转型新能源的过程中出现“踩坑”的情况:“我们最开始做了5个销售品牌,当时觉得保留2-3个品牌就可以了,现在正好是3个品牌,在预期之内。”

  据了解,目前恒泰新能源销售业务涵盖比亚迪、零跑、小鹏3个品牌,新能源授权售后服务涉及特斯拉、小米、理想、宁德时代等品牌,2024年全年新能源销售6000辆左右,并且实现全面盈利。

  做这个调整的根本原因是,过去几年郑永杰大部分时间用于争取新能源授权项目,目前核心项目基本确定和稳定下来,因此能将眼光重新投向燃油车业务。

  事实上,目前国内燃油车保有量占比超过90%,同时平均车龄在7-8年,虽然维保业务有所缩减,但也释放出底盘、发动机等技术维修项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售后业务体量仍然巨大。

  目前恒泰在西安、咸阳、渭南、银川四个城市建立了40家连锁门店,全部直营,门店规模较大,多数在1000平左右,定位于一站式服务,涵盖钣喷、洗美、保养、机修等业务,同时正在储备三电维修技术。

  不同于行业做小做精的普遍性策略,恒泰还是坚持做大做全,选择背后,一方面,原有门店本身规模较大,郑永杰不希望大店缩小;另一方面,恒泰的历史经验和现有体量决定了,其有能力去研究和增加新项目。

  “我们以前做过一段时间的平行进口车,因此有这方面的经验。另外,其实是资源共享的思路,尤其是洗车业务和客户接触的频次和时间非常长,能形成基于信任的销售成交。”

  在门店内部,恒泰通过培训、激励等各种方式推进新车销售业务,目前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销售团队,门店员工主要收集和提供线索,再转交销售团队跟进。

  据介绍,2024年售后门店实现新车销售900辆左右,基本上按照早期规划顺利推进。

  去年4月回归燃油车业务后,郑永杰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激发团队积极性,用明确的数据分析去要求团队,简单来说,就是以结果为导向来倒推过程。

  同时,郑永杰很注重员工满意度,“我们应该员工来服务客户,所以,要想让客户满意,首先得解决员工满意度的问题。”

  目前恒泰建立了一个1200人的团队,在售后业务板块,员工的平均薪资超过7000元,并且拥有明确的晋升通道,仅仅技术层面就分为21级,让员工有动力去实现自我提升。

  随着90后、00后年轻车主慢慢的变成为行业主力,再加上互联网的影响,客户对于服务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方面,恒泰经营新能源业务超过三年时间,新能源车企的服务标准可以反过来促使售后门店建立更好的服务流程;另一方面,恒泰通过系统评分、客服回访等方式,收集客户反馈,并和员工的绩效挂钩,从而激励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

  恒泰售后门店的项目已经比较全面,当下的核心工作是将弱化项目进行强化,“很多连锁的问题是一个项目做得好,第二个项目勉强及格,其他项目都不及格,我们的目标是把所有项目都做好。”

  为此,恒泰成立了一个项目部,每个独立的项目都有专门的研发人员,细分到洗美、轮胎、底盘、发动机等项目。

  郑永杰认为,门店的战略关键之处,其实不在于做多做少,而是能否把已有项目做好,做出专业度,即便有的项目做不到90分,也要做到60分以上,这是恒泰售后门店的长期目标。

  观察下来,恒泰所有的优化动作,本质上都是围绕门店运营来开展,这也是这一阶段售后门店竞争的关键,那就是回归技术和服务的本质,练好基本功,从而应对行业大趋势。

  据透露,去年4月郑永杰接手时,售后业务产值下滑了10%左右,经过后面几个月的调整和追赶,全年产值小幅下滑1%左右,今年目标实现10%的增长。

  与此同时,在直营大店的战略下,郑永杰仍然定位于区域连锁,不会贸然向全国扩张,在他看来,企业在做大之前,先做强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回顾恒泰30年的发展历史,早期以轮胎批发为主,2002年开设洗美装门店,2011年全方面转型维修业务,2021年进入新能源赛道,目前新能源业务和燃油车业务并行,似乎每一步都走得很准。

  30年转型关键词,郑永杰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抓住市场风口,二是格外的重视人才,三是团队保持毅力和耐性。

  很多人在行业红利期取得了成功,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行业下行阶段和变革期,老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当下。

  对于自身的要求,郑永杰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心态归零”:“你只有心态归零了,才能从零开始有效学习。”

  “比如说你是一个成功人士,开豪车住豪宅,现在进入一个新领域,要跟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请教学习,一般人很难放下这个姿态。”

  在转型新能源的过程中,郑永杰最大的感悟就是新能源销售和燃油车售后的逻辑完全不同,包括行业理解、基本话术等等,都需要从头开始,如果不放平心态,不可能顺利进入新赛道。

  不少行业人士判断,2025年行业大概率还会继续下滑,一是车主的消费信心还未回暖,二是新能源车继续带来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继续学习,不接受新事物,很难摆脱原有的固化状态。

  郑永杰的建议很务实:“企业负责人对于所有事情必须躬身入局、亲力亲为,抱着学习的心态,不断地察觉缺陷,处理问题,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以行业经常讨论的门店卫生问题为例,“从短期来看,你卫生打扫得很干净,车也未必进来;但是从长远来看,任何人都需要一个舒适的服务环境,这个事情就很重要。所以说,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对于恒泰未来的规划,郑永杰只提两点:新能源销售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售后连锁保持行业头部位置。

  “在进入车企服务体系后,我们学了很多东西,很多能力可以逐步释放到售后连锁板块,我们大家都认为后期的打法也会形成行业差异化。”

  可以说,每次转型,不仅仅意味着挑战,也是一个自我迭代和升级的机会,时间会引发衰老,也能造就新生。

上一个: 成龙大叔新片妥妥的黑马之姿!
下一个: OnOff 杂志中文版:解读今世艺术构建全球对话